郑重声明:青岛雷克石不做任何生产授权,所有非我司生产销售的ES系列碳凝接地电极统统为假货网站地图中文版English

青岛雷克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

20多年专注于 · 防雷接地行业青岛雷克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

全国服务热线400-869-9822

技术文档

热门关键词: 雷克石简介雷克石资质

您的位置: 首页>>技术文档
上水库防雷接地具体做法
作者:青岛雷克石 发布日期: 2025-02-24
信息摘要:
上水库防雷接地是抽水蓄能电站防雷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具体做法如下:接闪器设置·避雷针:根据上水库周边建筑物、设备的高度和布局,在上水库的较高建筑物(如闸门室、管理用房等)顶部或独立的高处位置安装避雷针。例如,对于高...

上水库防雷接地是抽水蓄能电站防雷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具体做法如下:

接闪器设置

· 避雷针:根据上水库周边建筑物、设备的高度和布局,在上水库的较高建筑物(如闸门室、管理用房等)顶部或独立的高处位置安装避雷针。例如,对于高度较高的闸门室,可在其顶部安装合适高度的避雷针,以保护整个建筑物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设备。避雷针一般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,其高度和数量需通过滚球法等专业方法计算确定,以确保能有效拦截直击雷。

· 避雷带:在上水库建筑物的屋顶边缘、女儿墙等位置敷设避雷带。避雷带可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,通过焊接或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建筑物上。焊接时,要保证焊缝饱满、牢固,符合相关焊接标准。避雷带应形成闭合回路,确保雷电流能顺利传导。

引下线布置

· 利用自然引下线:优先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、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等作为自然引下线。对于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,将柱内的主筋可靠连接,使其成为雷电流的传导通道。连接方式可采用焊接,焊接长度和质量要满足规范要求,如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,双面施焊,以保证电气连接的可靠性。

· 人工引下线:当自然引下线无法满足要求时,设置人工引下线。人工引下线一般采用扁钢或圆钢,沿建筑物外墙垂直敷设,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固定支架,确保引下线牢固可靠。引下线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应可靠连接,连接部位要做好防腐处理。

接地装置施工

· 自然接地体利用

· 岩石接地:上水库周边若有大面积的岩石,可通过钻孔等方式将接地极与岩石紧密连接,利用岩石作为自然接地体。例如,在岩石上钻孔,插入接地极,然后用导电性能良好的填充材料(如降阻剂)填充孔与接地极之间的空隙,增强接地效果。

· 混凝土基础接地:将上水库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相互焊接,形成电气通路,并与接地干线连接。这样,在发生雷击时,雷电流可通过建筑物基础钢筋导入大地。

· 人工接地体设置

· 垂直接地体:采用镀锌钢管或角钢作为垂直接地体,垂直打入地下,深度一般不小于2.5m。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m,以减少相互屏蔽效应。例如,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区域,每隔5m左右打入一根垂直接地体。

· 水平接地体:水平接地体多采用镀锌扁钢,埋于地下,深度不小于0.6m。水平接地体应与垂直接地体可靠连接,形成网格状的接地网,以扩大接地面积,降低接地电阻。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,焊接长度和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。

等电位连接

· 金属设备连接:将上水库内的各种金属设备,如闸门、启闭机、金属管道等,通过金属导体与接地装置进行等电位连接。连接导线应具有足够的截面积,以确保在雷击时能迅速将设备上的电荷导入大地,避免设备因电位差而遭受损坏。

· 金属结构连接:对于上水库的金属结构,如栈桥、栏杆等,也要进行等电位连接。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,将金属结构与接地干线相连,形成一个等电位的整体,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金属结构造成破坏。

特殊设施的防雷接地

· 水位监测设备:上水库的水位监测设备,如水位传感器、测量电缆等,其外壳应可靠接地。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,屏蔽层两端接地,以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干扰和损坏。同时,在设备附近设置接地极,与设备的接地端可靠连接。

· 通信设备:上水库的通信设备,如无线通信基站、光纤通信设备等,要做好防雷接地工作。通信设备的天线应安装避雷针进行直击雷防护,设备的接地系统应与整个上水库的防雷接地系统可靠连接,以防止雷电过电压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坏。

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

· 施工质量控制: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。接地体的埋设深度、连接方式、防腐处理等都要符合标准。例如,接地体的焊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,可先清除焊渣,然后涂刷防腐漆,以延长接地体的使用寿命。

· 检测:施工完成后,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、等电位连接导通性测试等检测工作。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,一般不应大于规定值(如4Ω或10Ω,具体根据设计要求确定)。等电位连接应确保导通良好,无电气隔离现象。定期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,确保其性能始终满足要求。


推荐资讯
最新产品

全国服务热线

鲁公网安备 3702810200125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