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雷克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

产品新闻我们

技术文档
山东镀铜钢绞线提升电气接地系统导电性的技术分析

一、镀铜钢绞线的导电性能基础

1.1 材料结构与导电机制

镀铜钢绞线通过独特的复合结构实现优异导电性:外层高纯度铜层(厚度≥250μm)提供低电阻通路(导电率≥98%IACS),内部高强钢丝(抗拉强度≥1200MPa)保证机械性能。这种结构形成"集肤效应-体传导"复合导电模式:高频电流(如雷电流)通过表层铜层快速泄放,工频电流则通过整个截面传导。实测表明,Φ12mm镀铜钢绞线的直流电阻仅0.72Ω/km,比同规格镀锌钢绞线降低81%。

1.2 关键性能参数

参数测试值测试标准
体积电阻率0.028Ω·mm²/mGB/T 3048
雷电流耐受100kA(10/350μs)IEC 62305
铜层附着力≥70MPaGB/T 5270
弯曲性能8d无裂纹GB/T 2973

二、提升接地系统导电性的关键技术

2.1 优化布置方案

  1. 水平接地网

    • 推荐网格尺寸:110kV站5m×5m,220kV站3m×3m

    • 埋深≥0.8m(冻土区+0.5m)

    • 节点采用放热焊接(接头电阻≤15μΩ)

  2. 垂直接地极

    • 长度≥2.5m,间距≤2倍长度

    • 配合降阻剂使用(用量15-20kg/极)

    • 典型降阻效果:土壤电阻率100Ω·m时,单极接地电阻≤30Ω

2.2 特殊环境处理

三、工程应用效果验证

深圳某数据中心接地改造(2024年)

四、全周期成本分析

成本项镀铜钢绞线镀锌钢绞线差异
初期投资(万/km)5.8-6.53.2-4.0+60%
10年维护(万/km)3-515-20-75%
事故损失(万/km)0-1030-50+40
30年总成本(万/km)18-2578-110+53

五、维护与检测标准

  1. 年度检测

    • 接地电阻(三极法)

    • 连接点红外测温(ΔT≤15K)

  2. 三年检测

    • 铜层厚度(涡流法,剩余≥175μm)

    • 开挖检查(3%抽样)

  3. 雷击后检测

    • 48小时内全面检查

    • 重点查看冲击路径节点


返回
列表
上一条 山东石墨引下线在电气接地中的耐腐蚀性与长期使用
下一条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