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社会,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。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调峰、填谷、储能的关键设施,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稳定。然而,雷电灾害却时刻威胁着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。因此,构建完善的抽水蓄能防雷接地系统,成为保障电站设备和人员安全、维护电力稳定供应的重要举措。
抽水蓄能电站内分布着大量价格昂贵且关键的电气设备,如发电机、变压器、开关设备等。雷击产生的强大电流和过电压,可能会瞬间击穿设备的绝缘层,烧毁电路,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报废。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能够将雷电流迅速引入大地,避免设备遭受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的损害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降低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。
电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检、操作和维护过程中,面临着雷击的潜在风险。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雷击时地面的电位差,减少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对人员的危害,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,避免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。
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调节作用。一旦电站因雷击发生故障,可能会导致局部甚至大面积停电,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。可靠的防雷接地系统能够确保电站在雷雨天气下正常运行,维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。
接闪器是防雷接地系统的 道防线,主要包括避雷针、避雷带和避雷网。避雷针通常安装在电站的较高建筑物和设备顶部,如主厂房、升压站构架等,能够将雷电吸引到自身,避免雷电直接击中被保护对象。避雷带和避雷网则沿建筑物屋顶边缘、屋脊等部位敷设,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护网络,有效拦截直击雷。
引下线的作用是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流引导至接地装置。它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、混凝土柱内的钢筋等自然导体,也可以采用扁钢、圆钢等人工导体。引下线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,并且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可靠连接,确保雷电流能够顺利传导。
接地装置是防雷接地系统的关键部分,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。自然接地体包括建筑物的基础钢筋、金属管道等,人工接地体则是专门埋设的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,如钢管、角钢、扁钢等。接地装置的作用是将雷电流扩散到大地中,降低接地电阻,保证雷电流能够迅速消散。
上水库的建筑物和设备,如闸门室、启闭机等,需要安装接闪器进行直击雷防护。同时,要充分利用水库周边的岩石、混凝土基础等作为自然接地体,必要时增设人工接地体,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。对于上水库的金属管道、栏杆等金属物体,应进行等电位连接,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。
下水库的防雷接地要求与上水库类似,但需要特别注意水位变化对接地系统的影响。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完整性和接地电阻值,确保在不同水位条件下,接地系统都能正常工作。当下水库进行放空检修等操作时,要防止接地装置受到破坏。
厂房是电站的核心区域,内部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子系统。厂房顶部应设置避雷带或避雷网进行直击雷防护,厂房内的电气设备应采用等电位连接,将设备外壳、金属管道、电缆桥架等与接地干线连接,形成等电位联结网络,降低设备间的电位差,防止雷电反击。此外,厂房的进线电缆应安装避雷器,并设置电缆沟,防止雷电波沿电缆侵入厂房内部。对于厂房内的电子设备,还应采取屏蔽、滤波等措施,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其造成干扰和损坏。
在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。接地体的埋设深度、连接方式、防腐处理等都要符合标准。例如,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焊接,焊接长度和质量要满足规范要求,焊接后应进行防腐处理,以防止生锈和腐蚀。引下线的敷设应垂直、牢固,避免弯曲、变形,与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。等电位连接应确保所有需要连接的金属物体之间电气导通良好,连接导线应具有足够的截面积。
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是确保防雷接地系统有效性的重要手段。一般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接地电阻,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或特殊情况下,可能需要增加检测频率。检测应采用符合标准的接地电阻测试仪,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,以获取准确的接地电阻值。若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,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,如增加接地体数量、更换接地体材质、改善土壤导电性能等。同时,要定期对防雷接地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外观检查,查看是否有损坏、变形、腐蚀、连接松动等情况,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。
抽水蓄能防雷接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,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。通过合理设置接闪器、引下线和接地装置,针对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的防雷接地要点,严格施工要求和加强检测维护,能够有效提高抽水蓄能电站的防雷能力,保障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。在未来,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雷电灾害认识的不断深入,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防雷接地技术,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。
全国服务热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