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质放热焊接模具需满足三项基本要求:
耐高温性能:采用石墨-陶瓷复合材料,耐受≥1600℃高温(铜熔点为1083℃)
精密结构:模腔公差控制在±0.1mm,确保焊料填充率≥95%
耐久设计:平均使用寿命≥200次焊接(普通模具仅50-80次)
铜材焊接:选用模腔容积比焊件大15-20%的模具(如焊接50mm²铜缆需65-70mm³模腔)
铜钢过渡焊:优先选择带过渡台阶的专用模具(台阶高度差≤1mm)
异形件焊接:定制分体式模具(可更换内衬设计)
变电站接地网:大容量模具(≥100mm³)配合延时引火系统
杆塔接地引下线:便携式模具(重量≤3kg)带快速锁紧装置
狭小空间作业:微型模具(尺寸≤150×100mm)配加长焊药管
清洁处理:
钢丝刷打磨待焊面至金属光泽(Sa2.5级)
丙酮清洗油污(残留量≤0.1mg/cm²)
模具预热:
丙烷火焰均匀加热至300-350℃(红外测温仪监控)
预热时间:铜材3-5分钟,钢材5-8分钟
对位固定:
使用专用夹具保持焊件间隙≤0.2mm
错位偏差控制在焊件直径的10%以内
焊药用量:按模具容积的110%填充(预留收缩余量)
点火时机:模具温度降至200-250℃时立即引燃
冷却管理:自然冷却至80℃以下再开模(强制风冷会引发微裂纹)
焊料残留:
成因:模具温度不足或焊药潮湿
处理:提高预热温度至350℃,焊药150℃烘干2小时
气孔缺陷:
成因:清洁不彻底或冷却过快
处理:重新打磨焊件,改用阶梯冷却法
模具损耗:
成因:超寿命使用或暴力开模
处理:每50焊次检查模腔,更换划痕深度≥0.3mm的模具
日常保养:焊后立即用铜刷清理模腔残渣
定期维护:每10焊次涂抹石墨保护剂(耐温≥1500℃)
存储条件:湿度≤40%的恒温环境,避免叠放
以年接地工程量5000焊点为例:
全国服务热线